11
May
2018
发布者:中央媒体采访团
“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近日在深圳启动,来自中央和地方主要媒体的120名编辑记者参加采访报道。5月7日下午,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39家国家、省、市级媒体约70名记者到银星科技园进行集中采访,采撷改革开放40周年成果。银星集团董事长叶伟雄、总裁叶家嘉、常务副总裁张聪杰及微伴生物、坤健等企业代表接受采访。
中央媒体采访团一行观看了龙华区及银星集团宣传片,随后参观了银星科技园展厅。银星集团常务副总裁张聪杰向采访团详实的介绍了企业发展历程、人才服务体系与园区未来规划,并表示银星一直积极主动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媒体采访团还参观了党群服务中心、文明驿站及创客空间。参观过程中媒体采访团纷纷结合各自感兴趣的话题与现场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互动交流,现场气氛异常热烈。在随后的集中采访中,银星集团董事长叶伟雄、总裁叶家嘉也分别就各自的经历对改革开放40周年发表了感言,回答了记者团的提问。
参观结束之后,媒体记者们表示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展示近5年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落实“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进展成效,这次来到银星科技园,采访本地创业者,了解到产业转型升级之路,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到改革开放40周年深圳翻天覆地的变化,银星科技园是新时代、新气象的代表之一。
————为什么是银星?————
银星科技园是本次深圳采访活动中龙华区唯一的站点,也是整个采访行程中为数不多的企业代表,为什么会选择银星作为此次采访的对象呢?
实际上,银星集团与改革开放有着密切联系。1993年,深圳市银星电力电子有限公司成立,是银星集团旗下第一家子公司,也是在深圳改革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创建的一家民营企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改革创新精神。二十几年来,银星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诠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使命。
————各大媒体的银星“初体验”————
改革创新谋发展
从一间厂房到整个园区,从品牌代工到自主研发,从自我增值到服务园区,银星在不断改革创新中谋取良性发展,在不断变革中追求卓越品质。正如银星的企业精神“不自满、不松懈、不停步”,未来银星还将锐意进取、不断前行。
作为深圳本土创业家,董事长叶伟雄富有浓厚传奇色彩,是改革开放之初深圳公职人员下海经商的成功范例。叶董出生于原宝安县坪山公社田心大队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20岁成为宝安邮电分局一名正式职工。1989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敢闯敢为的叶伟雄与爱人先后辞去公职,自己投入5万元,再由朋友担保在银行贷款30万元,创办了深圳市雄平纸品厂,从而走上了下海创业之路。1998年,他成功收购银星电力电子有限公司,并随后建起深圳市银星科技园。如今银星集团已经成为了多行业、跨领域的大型企业集团。
银星集团承产业报国的理念,坚守实业为国的家国情怀,将做企业、促经济,作为事业的核心目标。面对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展望国际化发展轨迹,叶伟雄董事长逐步将企业重担交由海外留学归来,拥有国际化思维和经营理念的女儿叶家嘉。新一代领导核心,着力银星科技园区运营建设,运营龙华区国家级孵化器,服务园区企业,与园区企业同发展、共成长。
叶家嘉总裁表示:“4年前,我投入到企业的管理工作中,随着企业的发展,我越来越热爱这份事业。看着银星的茁壮与成长,更加体会到做企业的不易与幸福。未来,银星将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规划园区建设,助推园区企业发展,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投身公益馈社会
在不断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银星不忘社会的责任,热心公益事业。成立“银星慈善基金”、银星精神文明促进会、扶贫工作组等公益组织,捐资助学、扶贫救济、弘扬传统文化,20年累计捐助资金超一亿元。
面对改革开放40周年集中采访的记者团,叶伟雄董事长表示,一位成功企业家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叶董说,企业在积累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创造社会价值来回馈社会。改革开放给了深圳这座城市一个发展的动力,也带给了深圳企业家一个发展的契机。银星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之一,银星的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政策的支持,是社会成就了银星,因此银星也不忘回馈社会。